中国百科全书是指(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百科全书是指包含中国各个领域知识的参考书籍,以及为了编写和出版此类书籍而展开的综合性项目。它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总结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涵盖了科学、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中国百科全书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体现。

中国百科全书的历史

中国百科全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国内外出现了许多大型百科全书的汉译本,例如《大英百科全书》、《法国百科全书》、《德国百科全书》等。这些百科全书的问世启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编纂全国性的中国百科全书的想法。

第一个试图编写中国百科全书的人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他在1920年代初期组织了一支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团队,开始编写一部名为《中国百科全书》的书籍。但是,由于内战和日本侵略等原因,该项目被迫中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决定重新开展中国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1980年代,中国科学出版社开始了宏大的百科工程,命名为“中国百科全书”项目。经过20年的持续努力,第一版中国百科全书于1993年出版,共55卷,1243万字,约5万条词目。

中国百科全书的价值

中国百科全书的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它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库,帮助人们了解中华文化、历史和传统,体会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是学术界的重要参考书,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全面的资料。

中国百科全书内涵丰富、内容广泛,在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涉及。例如,它包括4000多条历代皇帝和官员的生平、200多页有关汉字的形态演变和基本规律的解说、知名学者的学术传记、地理、文学、文物、艺术、体育、旅游、人物、盛会、战争、宗教等方面的条目。这些内容都极为详尽,是中国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权威性资料。

中国百科全书的未来

目前,中国百科全书已经迈入第二版的编写阶段。第二版的中国百科全书力争将更加全面、深入地反映当代中国的重要成果、重要文化事件、重要科技成果、重要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它还将通过多媒体手段,开辟更广泛的阅读方式,并且力争将全球业界水平背景下的中国话语性体现更加突出。

中国百科全书的迭代更新进程,不仅是移动时代的需求性示范,它也将为中国和世界学术、文化的繁荣遗产奠定根基,为社会发展与人类知道杂谈进行不懈努力。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ziy123.com/jlys/4024.html 中国百科全书是指(中国大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