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退市原因 知乎(滴滴再次退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滴滴再次退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强监管下的滴滴

2021年7月4日,沸沸扬扬的滴滴上市,这家公司曾被誉为中国的“共享出行第一股”,融资总额超过160亿美元。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滴滴就面临了被市值蒸发的局面。7月23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修订稿)》,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监管进行了进一步加强,至此,在资本市场出现问题的滴滴终究还是退市了。

自2021年半年度开始,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强化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因为互联网公司最初被业内认为是创新力量和新经济的杠杆,这也就意味着它们的盈利模式和利润成长要素都会相比传统企业更为复杂和难以预测。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交织的投融资模式因而被监管机构所关注。同时,滴滴多款App深受不少用户欢迎,但随之而来的是个人隐私泄漏、安全管理不严等事件频频发生。

资本市场的监管“打压”

2019年,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总数为165家,其中互联网企业占到了近六成。这样的情形在强监管下正在发生变化,不仅是滴滴,其他像阿里、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也面临着监管“打压”的压力,不少企业都面临着业务领域下的再次重构。资本市场的监管环境,也在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在A股采用注册制今年1月1日正式启用的新制度下,将上市申请时长缩短至60个工作日,并取消了一些审核环节,同时对公司制度、治理、财务简化要求,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准入通道,这给公司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要通过不断的完善自身制度来规范财务行为,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

滴滴未能达到监管要求

滴滴退市的原因也可以从监管要求的角度来看。在市场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时,滴滴在信息披露中存在着“隐藏的信息”和“夸大宣传”的行为,没有及时、充分、实事求是的披露相关信息。

在此次退市事件中,滴滴上市信息披露被证监会认定存在大量不当行为。这其中包括滴滴未能披露与主营业务不相关的重大事项、缺乏充分、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以及没有披露重大事项却声称有披露等行为,也让滴滴成为了最近最热门的行业话题。

结语

总的来说,滴滴被退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自身管理不规范外,监管收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都为退市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令其持续盈利的真正需求和潜在盈利空间,也就是与监管机构相对应的交融关系。

现阶段,滴滴虽然曾经在行业内占据领导地位,但因监管问题面临着诸多融资、业务和口碑的挑战。没有强大的监管机制来支撑小车司机免费转成快车司机,并逐步实现利益的共赢,对整个未来出行市场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未来,滴滴如何再次深耕国内市场,打造安全、高效、人性化的网约车服务,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和挑战。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ziy123.com/jkys/9371.html 滴滴退市原因 知乎(滴滴再次退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