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别离
思乡的表达方式
思乡,是指离开故乡后,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人们最触及内心深处的感受,往往是在离开故乡后才能真正感受到的。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都曾在思乡之情中创作出许多动人的诗句,用心做出更为含蓄而美丽的表达。 诗人欧阳修在《采桑子》中写到:“采桑子之时,汀洲路,一望无际”。这句诗表达的就是他离开南京时,回头看见眼前的风景已经没有了原来熟悉的城池河流,他回眸看去,可以远远望见汀洲路的灵魂寄托,彰显思乡之情。思乡的情感内涵
思乡是一份情感内涵丰富而深刻的感受,除了对家乡的故土、乡情、乡土文化等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留恋外,也与亲人、朋友、师长、同学的牵挂有关。人们在远离故乡、家园之后,往往会更加珍惜这些可以带给自己温暖和支持的情感联系,进而感到归属和认同。就像宋代诗人范成大所说,“红树峰前悬翠帷,故人忽见故乡微”,泛舟新月,所到之处,总是萦绕着家乡的影子,引发了思乡的情感。 古人诗词中,常常出现对于故乡的回忆和思念。杜甫的《绝句》中说:“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一句话中,杜甫感慨自身正虽身处高处险峰,但心中无数情思游荡不停;唐代的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中提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正是在坚韧不拔地向前,望穿了千里辽阔的大地,望见更广大的中华之美。
思乡的启示
思乡,其实说人话就是“思乡之情”。但这份情感不光是对于我们的故乡、家园、故土的向往,它更是一份将我们心境归置回大地、热土的过程。亿万年来的人类历史和文化沿革,都始终贯穿着这样一种情感:人类始终在追忆自身的起源,向往归属自然、回归家园。正如雷峰塔前的一段话所说的那样:“海棠未在水云间,上品无完叶所欣。胡瑶有意改论语,仰赏远程,思量功臣。” 从思乡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母亲,回归、去留之时无从选择。而在这个时代,我们同样需要将自身的心境回归大地,回归故土,回归真经。唯有回归这份生命以来的足迹,才能看到无限繁弱中所蕴育的勇气、文化智慧和希望。 因此,思乡之情不光是一份源远流长的情感,更是一份对于生命的认识和尊重。正如唐代宋之问所说的那样:“家住卞与武,今游天下路。清风承别至,时有暮雨露。遥岭依灯影,长河落冷虚。小桥留屐迹,野径悔轻裾。”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ziy123.com/bjys/9915.html 有关思乡的诗句有哪些用思乡是什么的说什么造句(思归别离)